今日聚焦!护航注册制 多元化退市彰显威力
2023-05-04 08:05:53来源:中国网
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6家公司退市摘牌,另有20余家上市公司“锁定”强制退市。专家认为,退市常态化有助于检验和监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在A股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推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护航全面注册制行稳致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各类退市案例增多
今年以来,各类型退市案例不断增多,多元化退市步入新阶段,彰显退市监管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彰显威力。*ST泽达、*ST紫晶4月21日双双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两公司被认定存在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已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自2018年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规则落地以来,已有5家公司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监管部门依法对*ST泽达、*ST紫晶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彰显注册制下,退市制度之于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说。
面值退市制度下,A股退市效率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ST凯乐、*ST荣华、*ST西源、*ST金洲均已因股价低于面值退市,*ST宜康等也已锁定面值退市。
其中,多家公司面临多重退市风险。比如,*ST凯乐此前收到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刚刚过去的2022年报季,财务退市指标正精准刻画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ST辅仁近日收到终止上市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自注册制改革起,资本市场在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畅通多元退出渠道、严格退市监管方面不断发力。”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倪赓说,近两年来,在退市新规引领下,市场常态化退市格局初步形成。为护航全面注册制,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资本市场将不断提高退市效率,畅通多元退市渠道,持续构建常态化退市机制。
“炒壳”“炒差”持续收敛
全面注册制下,随着A股入口和出口更加畅通,尤其是退市实现常态化,市场上“炒壳”“炒差”的投机现象持续收敛。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ST概念板块今年以来下跌11.69%,*ST必康等公司发布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后,股价多日下跌。市场人士认为,退市新规实施后,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给予更高的关注和重视,对违规行为和财务风险则降低了容忍度。
不仅如此,个别公司年末突击创收,试图保壳、规避退市,也受到监管部门质疑和关注。比如,科林退曾在保壳期间大秀“财技”,试图通过虚增营收等方式规避“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的退市指标。后经监管部门查实,科林退“未能如愿”,也成为退市新规下又一家因大比例虚增与主业无关营收,从而触发组合式财务退市指标而终止上市的公司。
“炒壳、保壳、炒差等投机行为减少,是注册制稳步推行后的必然结果。”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新一轮退市改革以来,监管机构严格执行退市新规及退市监管实施方案,严厉打击规避退市等行为,切实维护了注册制的初心。“壳价值”进一步贬值也正在助力A股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开启“退得下”“退得稳”新局面
监管退市态度坚决,彰显威力,“退得下”“退得稳”的新局面已然开启,也有效推动了常态化退市成为共识。
*ST紫晶、*ST泽达两家涉嫌欺诈发行和业绩造假的上市公司日前被勒令退市,投资者赔偿救济措施同步发布,特别代表人诉讼和先行赔付的探索,彰显了监管追责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视。
“依法支持适格投资者及时有效地追究违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中介机构等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畅通投资者权利救济渠道,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督促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形成资本市场良好生态。
在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求索看来,常态化退市机制、投资者赔付方式的探索等,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上市公司层面,在上市的前、中、后端都应合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与内在投资价值。中介机构层面,需要切实、有效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不断提升执业能力,协助企业高效规范运营。投资者也应适应A股制度与生态变化,转变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
着眼于“退得下”与“退得稳”,投资者保护机制、退市后监管工作有望持续优化。监管部门已表示,将强化退市程序衔接,优化退市公司持续监管制度,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退市公司监管体制。
长江证券分析师吴一凡表示,伴随注册制全面落地,退市配套制度应加快改革步伐,推进监管机构全面从严监管,进一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应加大注册制配套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部分带有退市风险警示的企业出清,引入更多高质量企业,强化市场选择机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