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优秀人才存在于合格公民之中
2023-06-03 00:40:28来源:中国教师报
几年前,在一所学校与新入职的教师交流时,我提出一个观点: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把“传道授业解惑”与教育画上等号,但在我看来,“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指教学这一部分,体现的是教学内容和方法。
(资料图片)
有人质疑:难道“传道”就不是“育人”了吗?我以为,“道”者,道理或规律,教师把这些传授给学生并不能完成对他们的“育”。《说文解字》中写道:“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就是教学;“育”,就是“育人”。这个过程不是读几本书、学几门课程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社会体验,其中也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体验。整个过程甚至要超过“德育”的范畴,因为它不仅包括品行,更多是要具备社会实践。而“教”或“教学”只是向学生传授道理、知识、经验,这个过程有“育”的成分,但并不能代替“育”,“育”在教育过程中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何评价今天的教育选拔制度?我想它还是相对公平的、可行的。但是将考分作为选拔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那么我们很可能会把低分的孩子忘却了,也许他们并不差,只是考分差了一点点。如果教育的目标是考分,那么我们的“育”到哪里去了?
现在对低分的学生确实有些不公平,对顽皮的孩子也有些不公平,大多数人并不去反省应该怎样教育这些孩子,只是向他们要分数,导致这些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本意,违背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现在把一些顽皮孩子称为“熊孩子”,这可不是什么昵称,而是带有歧视性的,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还有点顽皮,就会称呼他“熊孩子”。
这一点我感受颇深。我原本是一个读了3次三年级的“差生”,但在不断转变中逐渐进步,学习成绩一路攀升。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到农村,回城后就进了企业。但我喜欢学习,在企业里自学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全部课程,成为工程师;又自学了管理学,成为中型企业的管理者;退休后又学习教育理论,研究近代中国教育史。
经常有人问我,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与热情?我一直以为,这是教育的力量,高中教育奠定了我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乃至一生不断学习。我并不求自己有什么巨大成就,我也没有高校毕业文凭、高级职称证书,但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善的、满足的、愉快的。今年已经80岁,我还在学习。
1936年,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的演讲中说:“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段话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对教育的经典论述之一。我以为,我受到的教育也培养了自己成为“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因此我很骄傲,因为我曾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几年前我发现,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立实验小学联合会曾委托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进行“废除惩罚的训育法”的实验,之所以在此进行实验,很大的因素是这所学校反对惩罚性的训育制度。这个实验的步骤是:“先调查儿童日常所需要训练的事项,再定一个实施训练的方法,实验以后再加以改正。”实验最终总结出《一个训练的具体方案——废除惩罚的训育法》,并附《苏扬中小训育实施概况》。
这个实验在国内非常难得。实验希望教育“第一是理想的培育,希望每一个国民,受教育以后都有一个正确的理想,时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其次就是“为公服务精神的培养”。“过去以及现在的学校,对于身心健康的训练太不注意了,因此我们要重视身心健康的训练。我们要为国家培养健康的国民,而使每一个学生有健全的身心,实为第一要著;再其次便是生活知能的训练,希望每一个学生不仅有各种生活的知识,而且要有各种生活的能力,而能力尤重于知识,因此一切的课程与教材,都要考量是否合于生活的需要,是否能培养生活的能力,不要再一味地念书啃书了。”
这是近百年前的事情,是当时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解。
今年是家父刘百川先生120周年华诞,我研究了他20多年,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进行“废除惩罚的训育法”实验就是他主持的,他以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人的教育,这里有“教”,有“育”。无论什么人,教育都要关注他,让他对学习有兴趣,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
其实,这也包含一个非常简单的哲学道理:“个性存在普遍性之中。”突出优秀的人才存在于合格的公民之中,没有合格的公民又何以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系刘百川之子。刘百川,中国近代教育家,曾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东海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等,著有《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乡村教育实施记》《国民教育》等)
标签: